一、學院簡介
永利集团3044am成立于2004年,開設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4個本科專業,擁有音樂專碩、課程與教學論(音樂)等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柏斯音樂文化産業學院等平台,現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
二、招聘計劃
層次 | 計劃數 | 學科專業方向 |
傑出人才、領軍人才 | 不限 | 藝術學(音樂、舞蹈、戲曲與曲藝等曆史、理論和評論研究) |
學科骨幹和優秀青年博士 | 6-8人 | 藝術學(音樂、舞蹈、戲劇與影視、戲曲與曲藝等曆史、理論和評論研究)和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 |
三、應聘基本要求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無違法違紀行為。
2.具有應聘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身心條件,能夠勝任教學和科研工作。
3.應聘人員須取得應聘崗位所要求的博士學曆學位證書,國(境)外博士畢業生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國(境)外博士學曆學位認證書。
四、引進對象和待遇标準
(一)傑出人才
引進對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海外知名高校終身教授職位獲得者及相當層次的傑出人才。
引進待遇:1.年薪:面議;2.安家費:200-300萬元;3.科研啟動經費與科研平台建設配套經費:面議;4.學校安排其配偶工作;5.團隊成員待遇面議。
(二)領軍人才
引進對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四青”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四大文學獎獲得者、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及相當層次的領軍人才。
引進待遇:1.年薪:面議;2.安家費:150-200萬元;3.科研啟動經費與科研平台建設配套經費:面議;4.學校安排其配偶工作;5.團隊成員待遇面議。
(三)學科骨幹和優秀青年博士
引進對象:已取得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海内外優秀博士研究生、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歲,取得副教授或相應副高級職稱者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取得教授或相應正高級職稱者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下。
引進待遇:學校根據引進人才前期已獲得的獎項、主持的項目和發表的高水平論文等,對其科研、教育教學能力綜合評判,确定崗位類别,給予相應待遇。
1.人才引進費及發放方式
崗位類别 | 安家費(萬元) | 科研啟動費(萬元) | ||
工科 | 理科 | 文科 | ||
A 類 | 60 | 20 | 15 | 10 |
B 類 | 50 | |||
C 類 | 40 | |||
D 類 | 30 | |||
E 類 | 20 | 15 | 10 | 5 |
(1)安家費:安家費中的10萬元,必須在進校五年内獲批一項國家級青年基金及以上級别項目,才予以發放;否則,不予以發放。安家費中剩餘部分,入職滿一年發放30%,入職滿二年發放70%。
(2)科研啟動費:以科研項目形式提供資助。
2.其他待遇
(1)聘用到ABCD 崗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安家費增加10萬元。
(2)聘用到ABCD崗位為緊缺專業人才(如藝術學、音樂學、舞蹈學、課程與教學論),安家費增加10萬元,在校服務年限延長2年。
(3)同時滿足上述(1)(2)兩項者,對應待遇疊加計算。
3.特殊崗位津貼
教授享受特殊津貼6000元/年,博士享受特殊津貼3600元/年,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就高執行一項。
4.工資待遇
博士研究生被學校聘用後,新入職教師則崗位工資和基礎性績效按照講師一級(專技八級)崗位标準執行,獎勵性績效前三年按副教授三級(專技七級)崗位标準執行。對于特别優秀的可按學校低職高聘管理辦法直接聘用到高級崗位(最高可聘到專技三級崗位)。
5.對全職引進的外籍和港澳台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和合同管理,待遇“一人一議”。對符合湖北省編制報備政策的港澳台人才,可進行編制備案。
6.學校為高層次人才解決後顧之憂,根據學校配偶安置政策安排配偶工作,協助解決人才子女在黃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問題。
7.其他情況
(1)夫妻雙方同時符合引進條件,其安家費、科研啟動費按各自引進崗位類别的待遇分别執行。
(2)因建設急需引進的其他特殊優秀人才,安家費和科研啟動費實行“一人一議”的原則。
五、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湖北省黃石市磁湖路11号永利集团3044am,435002
聯系人:姚老師
電話:86-0714-6573782
E-mail:350669580@qq.com
學院主頁:/
附:學科骨幹及優秀青年博士引進标準
(一)A類(同時符合下列①②③④四項條件中的兩項者)
①在相關專業頂級期刊發表論文1篇;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的學術論文2篇;或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SCI期刊發表論文3篇,其中S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2篇;理科、工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4篇(其中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2篇),或在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3篇。
②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非一年期項目)或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及以上層次項目,或主持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或主持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及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部級),或主持3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主持3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或主持1項省級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③全職來校工作的省級及以上政府人才工程的高層次人才(如:湖北省百人計劃,楚天學者特聘教授,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計劃入選者或者其他同層次水平人才)。
④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五)或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五)獲得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五)或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五)獲得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個人排名前十)或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五)或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三)獲得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排名前四)或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三)獲得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優秀等次(個人排名第一)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國專利獎金獎(個人排名前二)獲得者;國家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個人排名前四)或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三)獲得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三)或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二)獲得者;文華獎單項獎獲得者;中國出版政府獎個人獲得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個人排名第一)或省美術作品展覽金獎(個人排名第一)獲得者;中國音樂金鐘獎金獎、中國戲劇梅花獎、書法蘭亭獎金獎、曲藝牡丹獎、雜技金菊獎、攝影金像獎、民間文藝山花獎、舞蹈荷花獎獲得者;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新聞獎、長江韬奮獎個人獲得者;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三)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獲得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第一)獲得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三)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獲得者;湖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二)B類(符合A類博士①②③④四項條件中的一項者)
(三)C類(符合下列①②兩項條件中的一項者)
①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其中至少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認定的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3篇;或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SCI期刊發表論文2篇,其中SSCI二區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至少1篇;或在SSCI三區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篇;理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3篇(其中在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1篇或二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2篇),或在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2篇;工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3篇(其中在SCI二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1篇),或在SCI期刊發表論文2篇(其中在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1篇)。
②主持1項國家級基金青年項目,或主持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或主持1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部級),或主持2項省部級基金項目。
(四)D類
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在SSCI三區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認定的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篇;理科、工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2篇(其中在SCI二區期刊發表論文至少1篇),或在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1篇。
(五)E類
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在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含導師一作)或在SSCI三區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在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理科、工科類博士研究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1篇。
國内博士研究生或者世界級一流專業院校博士研究生或者泰晤士、U.S.News、ARWU、QS等四大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國(境)外高校博士研究生。
(六)F類
在泰晤士、U.S.News、ARWU、QS等四大世界排名500名以後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其本科、碩士研究生期間專業一緻,且所學專業與藝術學、音樂學、舞蹈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密切對應,發表與專業相關的科研論文或者産出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成果,國(境)外博士研究生必須累計在國(境)外脫産學習12個月以上。
說明:
1.以上博士人才的論文、獎項和項目須為近五年成果。其中論文如未做特殊規定則必須為本人獨著或第一排名作者或唯一通訊作者。
2.被SCI、SSCI收錄的論文,以發表當年中科院信息情報研究所發布的《SCI期刊分區目錄表》和《SSCI期刊分區目錄表》大類分區(一級學科)為準。被A&HCI源刊(CD版)收錄的論文按CSSCI來源期刊論文(未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或未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認定的權威期刊發表)計算。人文社科類CSSCI源刊、SCI期刊和SSCI期刊論文經科學研究發展院認定後,可按同級别進行相互替換使用。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目錄(CCF-A類)視同SCI二區期刊認定。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按省部級項目計算。
4.相關專業頂級期刊指SCIENCE,NATURE,CELL,《中國社會科學》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