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磁湖論壇”——永利集团3044am音樂教育系“以教促研,樂伴同行”順利舉行

發布者:音樂學院發布時間:2024-11-11作者:浏覽次數:10

 磁湖論壇”——永利集团3044am音樂教育系

“以教促研,樂伴同行”順利舉行


永利集团3044am音樂教育系磁湖論壇“以教促研,樂伴同行”學術系列研讨活動于2024118日上午9:0013209教室順利開展。主講人為賈春玉副教授、宋晶副教授、何炜玮副教授和韓莎副教授,部分教師、藝術碩士、學術碩士以及本科生參與講座,本次活動由音教系副系主任蔣昊老師主持,副院長黃芳教授緻開幕詞。



賈春玉副教授分享了《高師音樂教育鋼琴方向學生社會實踐的多種途徑與方法》,主要面從社會實踐活動概述、校内實踐途徑、校外實踐途徑、實踐方法與技巧、實踐效果評估和案例與經驗六個方面闡述和分析,對學生在校期間利用鋼琴學科優勢進行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就業進行思考。



宋晶副教授以《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為題探讨了藝術實踐在高師音教專業學生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徑,首先概述了音教專業的培養目标和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随後強調了藝術實踐在其中的作用和與理論知識結合的必要性,接着詳細介紹了藝術實踐的形式與方法,包括課堂内和課外的實踐活動,以及這些活動如何促進學生音樂技能和創新思維的提升。此外,還分析了實踐課程的設置、國内外教學案例,并探讨了藝術實踐的評估與反饋機制。最後展望音教專業面臨的挑戰和藝術實踐的發展趨勢。



何炜玮副教授的《高師鋼琴教學融入小學音樂課堂探讨》從高師鋼琴教學的現狀進行深入剖析,提出教學理念的融合,并從教學内容及課程設置的調整、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評估與反饋等方面提出相關策略,對未來的教學實踐進行展望,希望通過此次課題的探讨使高師鋼琴教學能更加貼近中小學音樂課程的培養目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培養良好的中小學音樂師資奠定堅實的基礎。



韓莎副教授給大家帶來的《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文學密碼”》試圖希望從衆多中國鋼琴作品的文學性标題來總結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征,探析其中國性,為演奏及欣賞中國鋼琴音樂提供可選擇的路徑。韓莎副教授認為,音樂作品的标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音樂的題材與音樂内容以及表現手法。“文學性标題”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一個較為普遍的特點,它反映了中國音樂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之間的内在聯系,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向,另一方面這也是當代中國一定時期的文藝政策要求。從其中可以看出中國鋼琴音樂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标題性表達的傳統,而且體現了題材與體裁上的民族特征。在題材上,描繪自然風光、民俗場景、叙述民間傳說等,以題材的民族内容顯示了與傳統的聯系;在體裁上,大量标題性抒情小品與傳統音樂的标題性傳統和民族的審美習慣密切相關。這些标題給音樂内容作出提示,更是破解作品隐含的“文化密碼”的關鍵,為此需要了解一些相關的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例如中國古典文學、繪畫及各民族的風俗等。由此,以中國鋼琴作品的學習,來理解中國文化,鋼琴音樂成為中國文化教育的媒介。


永利集团3044am音樂教育系本次磁湖論壇“以教促研,樂伴同行”研讨活動的順利開展,促進了系部科研活動的活躍性,通過音樂專業學術交流講座的方式,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科研活動,使永利集团3044am師生對科研更有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今後還将繼續開展更多的科研交流活動,以正面激勵效應完善盤活音樂學院的科研氛圍,創造科研效益。

(通訊員: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