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我院李海萌教授受邀參加長江文化帶“音樂地圖”學術研讨會

發布者:音樂學院發布時間:2024-10-30作者:浏覽次數:13

20241027日,湖北省社科類社會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系列活動第九場“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 打造長江文化帶‘音樂地圖’”學術研讨會在武漢大學舉行。本次活動是湖北省社科聯2024年支持社科類社會組織開展的重點活動。研讨會由省中南鋼琴藝術研究院、華中師範大學紅色音樂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來自湖北各單位和高校科研院所等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學者們圍繞長江“音樂地圖”展開熱烈讨論,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永以武漢本土音樂人創作的武漢題材系列民謠風格歌曲為案例,由此延伸推及“長江流域音樂地圖”,提出在“風•雅•頌”的語義框架下構建多維“和而不同”的長江流域音樂文化藝術體系;陳朝漢、麻書豪、餘偉三位作曲家以荊楚地區傳統音樂文化為核心,探究如何通過作曲技術處理,突出荊楚音樂文化屬性,實現傳統與現代音樂語境的有效銜接。

我院李海萌教授從傳播學的視角,探究雅集型樂種以“樂”為主要構成因素的特殊屬性,在長江中遊以舟楫之利溝通南北,在社會交流、商業文化繁榮的同時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多樣的背景下,立足于鄂、豫、皖三省雅集型樂種其地理分布、構成因素及相互間關系等進行共時性和曆史性的雙重視角研究,聚焦于雅集型樂種在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展現出的、異于一般區域性傳統音樂的特點,從傳播學的視角,探究雅集型樂種曆史傳播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社會穩定與傳播效力的正比關系、外部經濟的集聚發展與傳播的邊際遞減效應等特點,以此來觀察當代社會條件下雅集型樂種得得傳播與發展,驗證馬克思藝術生産理論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發展的現實意義。

此次會議交流分享,融合了優秀的文化傳統與生态新知,這些重要的學術成果是長江文化帶“音樂地圖”重要的理論基礎。我們這代長江人,要通過“音樂地圖”的培育與“繪制”,站在世界江河文明的高度,庚續與弘揚不朽的長江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