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2024年音樂學院田野作業課程掠影羅田組(四)

發布者:音樂學院發布時間:2024-05-27作者:浏覽次數:10

 “田野調查”指所有實地參與現場的調查研究工作,也稱“田野研究”,它被公認為是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方法論,也是最早的人類學方法論。

它是來自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論,即“直接觀察法”的實踐與應用,也是研究工作開展之前,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

(這幅字是田野過程中當地的老藝人贈送我們的)


522日上午9點,羅田小組的師生召開了“田野作業”報告會,對10天的田野作業進行分組彙報、梳理,我院副院長李海萌教授,親自來到羅田為我們學生進行指導總結工作。在三個小組進行的視頻播放、圖片展示、田野彙報環節後,李院長對同學們這十天的田野調查給于了肯定和表揚,随後,也提出了在田野過程中學生需要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

李院長對此次“田野課程”做出以下6點指示

一、要加強我們的反思能力,反思作為内心活動,是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總結過去。如果主動反思,則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和未來。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經驗,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能明确自已努力的方向,判斷自已的行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實現。通過反思,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将來聯系在一起,讓自己在将來做得更好。而反思能力也是一個人,他最終能夠走多遠,最重要的一個能力。

二、集體的力量,在此次田野課程的調查中,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隻有當一個團隊充滿了凝聚力,就可以突破任何的困難和障礙,我們在田野中是如此,在學校中、生活中、以後的工作中亦是如此。

三、交流與溝通,在此次田野調查的課程中,同學們深刻認識到了交流與溝通在社會社會中的重要位置,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開這個課的重要原因。讓大家從封閉的個人生活,封閉的校園生活中走入社會,真正的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最後再融入社會。

四、專業情況,從之前的小組彙報得知,農村的藝人或者鄉村的藝人他們是多才多藝的。他們每個人都會好幾種樂器,雖然他們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會很多種樂器,這是一個質變,能拉的很好,這是一個量變。農村的藝人都是音樂來了我手上的就能跟得上,我們稱之為即興演奏。這是現在音樂的現狀。我們說沒有譜子,我們便拉不了伴奏,吹不了伴奏,這是我們專業的局限所在。

五、注意當地的地理資源和人文資源,拿這裡來舉例,天堂河是一條河,這邊的山我們統稱為大别山區。我們從核心角度來考量這個河對當地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山是阻擋,而河是溝通,有河,船就可以行走。我們有時候要解釋一種文化現象,就要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

六、細化問題和跟蹤問題,比如剛剛同學們說到,有一位說古書的人他是祖傳的,他是第三代傳人相當于從他爺爺那一輩期末的時間開始學習古書藝術,那麼他是跟誰學?是屬于哪個流派?我們需要通過這一個小小的切發現問題,并且将問題問的非常的詳盡。就可以從一個很小的點開始梳理成一片,然後就會發現很多以前所沒有關注到的問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們需要進入“田野”開展田野調查。我們明白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煉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田野調查實踐活動,有助于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522日下午,羅田組所有師生返校,結束了10天的“田野作業”課程,這次的田野是一個短暫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