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攜手傳承創新苗族音樂文化
2024年央視春晚分會場《新春湘遇. 春滿星城》舞台上,由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41名苗哥苗妹演唱的《苗嶺飛歌》(苗語版)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目光,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次苗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集中展示。
近年來,随着“六六山歌節”的廣泛影響,越來越多的優秀苗族音樂作品呈現在全國觀衆視野。在這背後,永利集团3044am與城步苗族自治縣攜手合作,共同緻力于苗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呈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文化畫卷。
城步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這裡有着獨特的苗族語言、服飾、歌舞和節慶習俗,文化資源豐富,但地處偏遠,文化力量相對匮乏。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城步文化館積極尋求與高校合作,希望能夠借助高校的專業力量更好的指導發掘整理和傳承獨具魅力的苗鄉藝術文化。永利集团3044am作為一所具有深厚學術底蘊的高等學府,長期緻力于民族文化的研究與傳播,深化産教融合,與地方企業、文化機構共同開展各類項目合作。學校多次與城步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合作,共同推動地方音樂文化建設,為苗鄉文化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發掘整理苗族民間音樂遺産
“苗鄉美,花芬芳,雲霧繞,山歌唱;木葉傳情聲聲吹,吊腳樓裡油茶香。南山秀,巫水長,鳥啼翠,牛羊壯;吊龍騰飛空中舞,沏杯侗茶訴衷腸。一條棉褲的傳奇故事,講述着老山界燦爛輝煌;一個神奇向往的地方,鋪開南山草原綠色海洋。苗家的生活甜如蜜,美麗心情越來越舒暢,快樂的山歌代代唱,山歌越唱越響亮。苗家的日子紅似火,光明道路越走越寬廣,幸福的山歌年年唱,山歌越唱越響亮。”2023年城步苗鄉 “六六山歌節”上,一首旋律優美、節奏歡快、富有感染力的山歌節主題歌曲《山歌越唱越響亮》激情上演,聲情并茂、生動活潑地展現了苗鄉的風土人情以及苗鄉人民載歌載舞的生活場景,深受當地群衆喜愛,并得到當地百姓廣泛傳唱。
2008年以來,永利集团3044am音樂學院易秀華副教授就開始關注城步苗族自治縣的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每年聯合縣文化館專家前往嫁女歌、賀郎歌、城步山歌的發源地采風調研,訪談傳承人,對主要曲牌進行收集整理和研究開發。同時,團隊還成功整理出了一批珍貴的苗族曆史文獻和民俗資料,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其中“龍舞(城步吊龍)成功申報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六六山歌節”“苗繡”“油茶習俗”等成功申報入選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級,為苗鄉文化的保護傳承起到積極作用,也為地方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創作推廣民族音樂優秀作品
“熟悉的旋律讓我們感到親切又新穎,這是我聽到最好聽的歌。”當地苗鄉老百姓說。創新後的《苗家美》旋律首次以多聲部的形式呈現給觀衆,多聲部和聲效果,給觀衆帶來全新的視聽享受,在送戲下鄉演出及地方各類演出中多次展演,深受百姓喜愛。城步文化館館長艾軍對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說“歌曲優美的旋律如同秀美的苗鄉畫卷,這種創新音樂表現形式還是首次出現。”
多年來,永利集团3044am專家學者攜手城步苗族自治縣文化館深入挖掘苗族音樂文化内涵,結合時代審美需求,對傳統地方音樂進行傳承改編與創新。團隊創編的女聲小組唱《苗家美》,獲湖北省教育廳第四屆大藝節二等獎。原創女聲小組唱《哩拉哩》代表國家旅遊局赴泰國參加東盟國家旅遊節展演,作品以獨特的音樂特點及苗族絢麗的婚嫁服飾向世界人民展現了苗族神秘的婚嫁文化及民族習俗。原創聲樂作品《山歌越唱越響亮》在湖南(南山)六.六山歌節首演大獲成功。苗語版《苗嶺飛歌》參演202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向全球華人展示了魅力苗鄉風采。
就地培養本土音樂人才
學校還以節目創作、節目編排、演唱指導等形式,為苗鄉文化建提供了大量的技術指導和教學資源。校地選聘各自骨幹成立專家團隊,以共同承擔演出活動、精品節目打造為契機,利用寒暑假以集中培訓、技術咨詢、網絡指導等方式,培養了一大批以郭琳、李思、李肖圓等為代表的優秀本土音樂人才,打造了一支能随時上“戰場”、打硬仗專業隊伍。
“每次培訓都受益匪淺,演唱技巧,作品處理及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升,希望再多一些這種學習的機會!”城步縣一中的音樂老師郭琳說。每次集中培訓,學員們都踴躍參加,認真學習,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提升機會。從長沙趕回家鄉參與演唱的歌手王博宇說“我非常贊同易老師的教學理念,如果我要考研究生一定要報考永利集团3044am。”永利集团3044am音樂學院多位畢業生在苗鄉創新創業,積極助力城步文化繁榮創新。 (通訊員 易秀忠 陳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