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湖北和四川兩地民俗文化的發展與互動,推動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研究,加強川鄂兩地文化交流與合作,11月3日至11月5日,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擔任指導單位,由永利集团3044am與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四川文化藝術學院、黃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23年“首屆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學術研讨會”在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梓潼校區成功舉行,作為“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的首次研讨會,這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也标志着長江流域民俗文化保護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首屆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學術研讨會
音樂學院作為承辦單位之一,以強大的陣容參與其中。音樂學院院長周友良教授、副院長李海萌教授以及程潔、唐天齊、徐海等老師攜音樂碩士研究生陳彥華、邊欣悅、張宇、陳雨凡、馬夢圓等代表音樂學院參加此次研讨會。
研讨會開幕式由我院副院長李海萌教授主持,周友良院長緻辭。周友良院長分别從曆史和地理兩個角度剖析了“首屆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學術研讨會”的舉辦意義以及發展願景。
開幕式上周友良院長緻詞
在大會主題論壇環節,四川大學李祥林教授、永利集团3044am李海萌教授、湖北省民協古瑤文化專委會副主任、黃石市政協文史委呂永超、中國民協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柯小傑教授分别進行了主旨發言。李海萌教授題為《以鄉村藝人為主體的“藝術鄉建”路徑研究》一文獲得與會專家、學者一緻贊譽:李海萌教授以“帝力于我何有哉?”為引,進行了精彩且深入的讨論,通過分析主體鄉村藝人的發展來展現藝術鄉建主體所面臨的現狀以及發展道路,指出鄉村藝術發展的成功之處以及現今所面臨的問題并呼籲關注鄉建主體。最後提出以鄉村藝人為抓手,找尋鄉村藝人社團化的提升渠道與發展空間。
李海萌教授題為《以鄉村藝人為主體的“藝術鄉建”路徑研究》的主題發言
11月4日-11月5日,三個分論壇同時進行。我院教師程潔、唐天齊、徐海以及研究生陳彥華、邊欣悅等分别對《黃石漢劇團口述史》、《漢調的狂歡:當下武漢地區漢劇票友劇場的傳播方式分析》、《鄉村振興視域下鄂西走馬吹打樂藝術的再造空間探究》、《大庸古樂與張家界旅遊發展》、《國家非遺“吉安中秋燒塔習俗” 中文化的傳承》等議題做了深入的闡述與分享。周友良院長、李海萌副院長分别擔任第一、第二分論壇的評議員,對與會嘉賓的議題進行詳盡的評議。
程潔老師陳述議題
唐天齊老師陳述議題
徐海老師陳述議題
柯小傑教授正式宣布“首屆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學術研讨會”閉幕
最後,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文博學院民族學專業負責人柯小傑教授正式宣布“首屆長江中上遊民俗文化學術研讨會”閉幕。
與會嘉賓合影